大众养生网

肛裂是怎么回事?

李俊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肛裂的发生通常与肛管皮肤损伤有关,可能是便秘、腹泻、分娩、局部损伤或炎症刺激等原因所致。其形成机制主要涉及肛管压力异常、黏膜撕裂及感染等因素。

1、便秘

长期便秘时干硬粪便通过肛管,可能造成黏膜机械性撕裂。患者排便时伴随剧烈疼痛和出血,便后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日常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缓解,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

2、腹泻

频繁腹泻导致肛周皮肤长时间受消化液刺激,可能继发感染形成裂口。常伴有排便次数增多、肛门灼热感。可应用蒙脱石散止泻,配合温水坐浴清洁肛周。

3、分娩

经阴道分娩时盆底肌过度牵拉,可能导致肛管后正中线血供薄弱区发生撕裂。产后需保持会阴清洁,出现排便困难时可短期使用开塞露,同时进行提肛锻炼促进恢复。

4、局部损伤

肛门指检操作不当、异物侵入等物理损伤可直接破坏黏膜完整性。损伤后需预防性使用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软膏,已形成溃疡者可应用硝酸甘油软膏改善局部血供。

5、炎症刺激

肛窦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疾病可能诱发肛管溃疡。典型表现为周期性疼痛和黏液分泌增多,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应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肠道炎症。

若出现反复肛门出血、持续疼痛或伴有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日常生活中需避免久坐久站,建议每日进行15-20分钟温水坐浴,排便后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有助于促进裂口愈合和预防复发。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