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一般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胃食管反流病等类型,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存在差异。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常出现上腹部隐痛、饱胀感,尤其在进食后加重,可能伴有嗳气、反酸等症状。部分患者因胃黏膜损伤导致食欲减退,长期发展可能出现贫血或消瘦。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
2、胃溃疡
胃溃疡主要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痛,如餐后1小时内疼痛,服用抑酸药后可缓解。典型症状包括呕血、黑便(柏油样便),严重时可能引发穿孔或幽门梗阻。胃镜检查可发现溃疡病灶,边缘多整齐且底部覆有白苔。
3、胃癌
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及贫血。晚期患者可触及上腹部包块,并伴随呕血、黑便或吞咽困难。胃镜下可见溃疡型、肿块型等病变,需病理活检确诊。
4、功能性消化不良
这类患者以餐后饱胀、早饱感为主要表现,可能伴随恶心、嗳气,但胃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症状常与饮食不当或情绪波动相关,部分患者存在胃肠动力异常或内脏高敏感性。
5、胃食管反流病
典型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和反流,夜间平卧时加重,可能引发慢性咳嗽或咽喉不适。部分患者因胃酸侵蚀食管黏膜出现吞咽疼痛,长期反流可导致Barrett食管等并发症。
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出现持续腹痛、体重下降、呕血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