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溃是指皮肤或黏膜组织因损伤、感染、疾病等因素导致完整性破坏,形成开放性创面的病理状态。这种情况常伴随局部渗液、出血、红肿等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
皮肤或黏膜破溃通常与外伤、感染或慢性疾病有关。当皮肤受到外力摩擦、切割或挤压时,表层组织可能发生破损。感染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能引起局部化脓性病变导致组织溃烂。糖尿病患者因末梢循环障碍和神经损伤,足部易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较弱,轻微刺激即可引发破溃。
破溃部位需保持清洁干燥,使用无菌敷料覆盖防止继发感染。日常应避免搔抓或摩擦受损皮肤,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若破溃面积持续扩大、出现脓性分泌物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或外科就诊。医务人员会根据创面情况选择清创、抗生素治疗或手术修复等处理方案,慢性疾病患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