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颈部淋巴结超声分区有何特点?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颈部淋巴结超声分区通常根据解剖位置和临床意义分为六个区,每个区域对应不同的淋巴结群和潜在病变来源。该分区方法有助于准确定位淋巴结肿大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1、Ⅰ区(颏下及颌下区)

位于下颌骨下方至舌骨水平,包含颏下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此区淋巴结肿大常见于口腔、鼻腔前部炎症或恶性肿瘤转移,如舌癌、口底癌。超声显示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可见淋巴门结构。

2、Ⅱ区(颈深上区)

自颅底至舌骨水平,沿颈内静脉分布。该区淋巴结异常多与鼻咽部、口咽部病变相关,常见于鼻咽癌转移。超声特征包括纵横比>2,皮质增厚>3mm,可能伴有点状钙化或囊性变。

3、Ⅲ区(颈深中区)

位于舌骨至环状软骨下缘,包裹颈内静脉中段。此区病变常提示甲状腺疾病或下咽癌转移。超声可见淋巴结融合成团,血流信号异常丰富,可能出现微钙化灶。

4、Ⅳ区(颈深下区)

从环状软骨下缘至锁骨上缘,包含颈内静脉下段淋巴结。该区肿大可能提示甲状腺癌、食管癌或乳腺癌转移。超声检查需注意与静脉角处的Virchow淋巴结鉴别,后者可能提示胃癌转移。

5、Ⅴ区(后三角区)

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至斜方肌前缘,涵盖副神经链淋巴结。淋巴瘤或头颈部肿瘤转移常见于此区。超声特征包括淋巴结体积增大但形态规则,皮质均匀增厚,淋巴门结构可能消失。

6、Ⅵ区(中央区)

位于气管前方与侧方,包含喉前、气管旁和气管前淋巴结。该区异常多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特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超声可见点状强回声伴彗星尾征,淋巴结可能出现囊性变或钙化。

超声检查时需结合纵横比、皮质厚度、淋巴门结构、血流模式等特征综合判断。建议发现异常淋巴结时配合增强CT或病理活检明确性质,定期复查监测变化。日常应注意避免颈部外伤,出现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