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的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心脏杂音、皮肤瘀点、栓塞现象以及乏力等。若出现相关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发热
发热是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持续性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38℃以上。由于病原体侵入心内膜引发炎症反应,机体免疫系统激活后释放致热因子,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
2、心脏杂音
心内膜炎常导致心脏瓣膜损伤,如瓣膜穿孔或腱索断裂。听诊时可闻及新出现的心脏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改变,多因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引起血流异常所致。
3、皮肤瘀点
约20%-40%患者会出现皮肤或黏膜瘀点,多见于眼睑结膜、口腔黏膜及四肢末端。这是由于微小血管被细菌栓子栓塞或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血管炎所致,按压不褪色。
4、栓塞现象
赘生物脱落可引发栓塞,脑栓塞表现为突发偏瘫、失语;肺栓塞出现胸痛、咯血;肾栓塞引起腰痛、血尿。四肢动脉栓塞会导致肢体疼痛、苍白、脉搏消失,严重时可能需手术取栓。
5、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贫血、脾脏肿大、杵状指等体征。夜间盗汗、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消耗症状也较常见,与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和代谢亢进有关。
日常应注意观察体温变化,保持口腔卫生。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超过1周,伴随心脏不适或皮肤异常,应及时进行血培养、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抗生素全程治疗,切勿擅自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