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子宫浆膜下肌瘤是什么?

黄琳玲 妇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子宫浆膜下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类型,属于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它起源于子宫肌层,向子宫浆膜面生长并突出于子宫表面,通常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其发生可能与激素水平、遗传等因素相关。

1、生长位置

子宫浆膜下肌瘤位于子宫最外层浆膜下方,肌瘤向外生长并突出于子宫表面。部分肌瘤可能仅通过细蒂与子宫相连,称为带蒂浆膜下肌瘤。这类肌瘤在体积较小时通常对子宫腔形态影响较小。

2、症状表现

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肌瘤增大可能出现下腹坠胀、尿频等压迫症状。若发生蒂扭转可引起急性腹痛,肌瘤体积过大时可能影响肠道功能,但较少引起月经改变。

3、病因机制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孕激素失调有关。遗传因素如家族史、染色体异常,以及细胞因子调控异常等均可能参与发病过程。

4、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妇科超声检查确诊,可显示肌瘤位置、大小及血流信号。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晰显示肌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宫腔镜检查可用于鉴别诊断黏膜下肌瘤。

5、治疗方式

无症状的小肌瘤可定期观察,每6-12个月复查超声。若出现压迫症状或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可考虑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对于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全子宫切除术也是可选方案。

建议育龄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出现异常腹部包块或月经改变时需及时就诊。确诊后应根据年龄、生育需求及症状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随访或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