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抗真菌药通常包括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以及特比萘芬等,具体用药需根据感染类型及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这类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抑制真菌生长或破坏其细胞结构,适用于多种真菌感染的治疗。
1、伏立康唑
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念珠菌感染等严重真菌感染。其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的合成,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从而发挥抗菌作用。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重症感染,该药物常作为一线选择。
2、氟康唑
适用于念珠菌性口咽炎、食管炎及阴道感染,对隐球菌性脑膜炎也有疗效。该药物能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细胞色素P450活性,抑制真菌麦角固醇合成,具有较好的组织渗透性,口服吸收良好。
3、伊曲康唑
对深部真菌病如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有效,也可用于甲真菌病的长期治疗。其广谱特性源于对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的双重抑制,尤其对曲霉菌属具有较强活性,但需注意监测肝功能。
4、卡泊芬净
作为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通过抑制β-1,3-D-葡聚糖合成破坏真菌细胞壁,主要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和曲霉病。该药物对耐氟康唑的念珠菌菌株有效,常用于重症感染或传统治疗无效的情况。
5、特比萘芬
虽然主要用于皮肤癣菌感染,但其广谱特性对部分酵母菌和霉菌也有效。通过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阻断麦角固醇合成,导致真菌细胞内角鲨烯蓄积而死亡,特别适用于甲真菌病的口服治疗。
使用广谱抗真菌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嘱,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不同药物存在交叉耐药现象,若出现疗效不佳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用药前需充分评估风险,避免自行购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