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出血原因及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患者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1、一般治疗
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急性期需禁食,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输注红细胞悬液或血浆补充血容量。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评估出血量及休克风险。
2、药物治疗
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止血。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收缩内脏血管。凝血功能障碍者可静脉给予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
3、内镜治疗
急诊胃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对于活动性出血可通过内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钛夹夹闭或氩离子凝固术止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者可行内镜下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治疗。
4、介入治疗
适用于内镜治疗失败或无法耐受手术的高危患者。通过血管造影定位出血血管后,采用弹簧圈栓塞或明胶海绵栓塞出血动脉,止血成功率可达80%以上。
5、手术治疗
对于出血量大、内镜及介入治疗无效者,需行外科手术。根据病变部位可选择胃大部切除术、胃动脉结扎术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急性胃出血属于急危重症,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时需立即禁食并拨打急救电话。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后应定期复查胃镜,调整饮食结构,戒烟戒酒以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