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肝内稍高回声结节是什么?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肝内稍高回声结节是超声检查中观察到的一种肝脏局部异常影像,可能与血管瘤、肝硬化结节、肝细胞癌等多种情况相关,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性质。

1、血管瘤

血管瘤是肝内稍高回声结节最常见的良性原因,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稍高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均匀。此类结节通常生长缓慢且无明显症状,多数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

2、肝硬化结节

肝硬化患者因肝组织再生可能形成增生性结节,超声可显示为稍高回声病灶。此类结节需警惕癌变风险,建议每3-6个月通过甲胎蛋白检测和增强CT/MRI评估,必要时行穿刺活检。

3、肝细胞癌

恶性肿瘤如肝细胞癌早期可能呈现稍高回声,但多伴随边界模糊、血流丰富等恶性征象。确诊需结合增强影像学检查(如动脉期强化、静脉期消退)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或靶向治疗。

4、转移性肝癌

其他器官肿瘤转移至肝脏时,部分转移灶可表现为稍高回声结节,常见于结直肠癌、乳腺癌转移。此类结节常为多发性,需结合原发癌病史及PET-CT等检查综合判断。

5、其他因素

局灶性脂肪沉积、肝内钙化灶或寄生虫感染(如肝包虫病)也可能呈现类似超声特征,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多模态影像鉴别。

发现肝内稍高回声结节时,建议完善增强CT、MRI或超声造影等检查明确性质。若结节直径超过1厘米、边缘不规则或伴有甲胎蛋白升高,需高度警惕恶性可能,及时至肝胆外科或肿瘤科就诊。日常应避免饮酒、控制肝炎活动,并遵医嘱定期随访监测结节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