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鱼肌拉伤后通常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随瘀斑或压痛。具体表现可能因拉伤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1、局部疼痛
比目鱼肌拉伤后最典型的症状是运动时小腿后侧突发刺痛,尤其在踝关节跖屈或足尖发力时疼痛加剧。按压腓肠肌外侧缘与跟腱连接处可诱发明显压痛,休息时可能表现为持续性钝痛。
2、肿胀瘀斑
肌肉纤维撕裂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通常在受伤后2-6小时出现局部肿胀,皮肤温度可能升高。严重拉伤时,血液渗出可能在24-48小时后形成皮下瘀斑,常见于小腿中下段内侧。
3、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反射和肌肉保护性痉挛,患者常出现踝关节背屈受限,表现为踮脚困难、上下楼梯吃力。部分患者会出现行走跛行,急性期可能因肌肉僵硬无法完成正常步态。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采用RICE原则进行处理:休息制动(Rest)、冰敷患处(Ice)、弹性绷带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若48小时内症状无缓解或出现明显瘀肿、行走障碍,需及时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肌肉损伤程度,避免发展为慢性损伤。恢复期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拉伸训练,防止肌肉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