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禁食和胃肠减压、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液体复苏和营养支持以及疼痛管理等。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进行综合评估。
1、禁食和胃肠减压
通过留置胃管持续吸引胃肠道内容物,减少消化液分泌对腹膜的刺激。此方法可降低腹腔压力,缓解腹胀、呕吐等症状,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2、抗感染治疗
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覆盖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美罗培南等。根据腹腔脓液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严重感染时需联合用药。
3、手术治疗
对于消化道穿孔、肠坏死等病因明确的患者,需在抗感染同时行急诊手术。包括腹腔镜探查、病灶切除、腹腔冲洗引流等,化脓性腹膜炎患者术后需留置腹腔引流管。
4、液体复苏和营养支持
通过静脉补充晶体液、胶体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酸碱失衡。病情稳定后给予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制剂,如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等,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5、疼痛管理
在明确诊断后,可酌情使用盐酸哌替啶、氟比洛芬酯等止痛药物,但需避免掩盖病情进展。对于术后患者,可通过静脉自控镇痛泵持续给药。
该病起病急骤且进展迅速,确诊后需立即住院治疗。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擅自调整抗生素种类或停药。术后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腹部超声,观察引流液性状和引流量,警惕腹腔脓肿、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