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底隆起性变病变是什么?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底隆起性病变是胃底部黏膜局部异常隆起的一类病变,可能由息肉、平滑肌瘤、间质瘤、异位胰腺或恶性肿瘤等引起。这类病变通常通过胃镜或超声内镜发现,需结合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1、息肉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凸起的良性肿物,常见类型包括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多与慢性炎症刺激相关,直径通常小于1cm,癌变风险较低。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直径较大或表面分叶状者需警惕恶变可能。

2、平滑肌瘤

起源于胃壁平滑肌层的良性肿瘤,表现为黏膜下圆形隆起,表面光滑。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较大肿瘤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或梗阻。超声内镜检查可见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边界清晰。

3、间质瘤

属于潜在恶性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胃底是常见发病部位。肿瘤体积较大时可能出现坏死、出血,增强CT检查可见不均匀强化。病理诊断需结合免疫组化检测CD117、DOG-1等标志物。

发现胃底隆起性病变后,建议及时完善超声内镜、增强CT等检查评估病变层次及血供。较小良性病变可定期随访,直径超过2cm、表面溃疡或病理提示恶性倾向者需行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治疗。日常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出现呕血、黑便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