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主要通过针具刺破特定穴位或体表浅层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的治疗目的。该方法常用于实证、热证及瘀血阻滞等病症,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1、基本原理
刺血疗法基于中医经络理论,认为血液瘀滞或邪热内蕴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通过局部放血可促进瘀血排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现代医学认为此方法能调节血管通透性,刺激机体免疫反应,从而缓解炎症反应。
2、操作方法
临床常用三棱针、梅花针或采血针,选取耳尖、十宣、委中等特定穴位。操作时需对皮肤进行碘伏消毒,快速点刺0.1-0.2厘米深度,每次放血量约3-5毫升,术后用无菌棉球按压止血。急性病症通常间隔3天治疗1次,慢性病每周1次。
3、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用于偏头痛、高血压急症、急性结膜炎等实热证,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痛风性关节炎等痛症有缓解作用。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贫血、孕妇腰骶部及体质虚弱者禁用,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防止感染。
进行刺血疗法前应完善凝血功能检测,治疗场所必须符合无菌要求。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污水,观察穿刺点有无异常红肿。若出现持续渗血或头晕等不适,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