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粒细胞减少可能与感染、药物因素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诱因进行分析。该症状通常提示机体存在病理状态,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暂时受抑制,或外周血粒细胞消耗增加。例如严重败血症时,粒细胞大量迁移至感染部位,造成血液中数量下降。患者常伴有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昔洛韦片、奥司他韦胶囊等抗感染药物。

2、药物因素

某些化疗药物如注射用环磷酰胺、抗生素如氯霉素、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等,可能抑制骨髓粒细胞系增殖。通常在用药后1-3周出现粒细胞下降,停药后多可逐渐恢复。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促进恢复。

3、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急性白血病时异常细胞浸润骨髓,正常造血受抑制。这类疾病常伴随贫血、出血倾向,需通过骨髓穿刺确诊。治疗包括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等免疫抑制剂,或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出现粒细胞减少时应完善血常规、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等检查。避免接触放射线或苯类化学物质,谨慎使用可能影响骨髓功能的药物。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⁹/L时易发生严重感染,需在血液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升白细胞治疗并加强感染防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