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裂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皮肤干燥、湿疹、感染等疾病因素有关。常见诱因包括哺乳期摩擦、皮肤屏障受损、炎症刺激等,建议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哺乳期摩擦
哺乳时婴儿频繁吸吮或衔乳姿势不当,可能导致乳头反复摩擦和机械性损伤,从而出现裂口、渗液或出血。哺乳后可使用羊脂膏、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涂保护皮肤,哺乳前需清洁乳头。
2、皮肤干燥
气候干燥或过度清洁可能破坏皮肤角质层,导致乳头皮肤弹性下降,容易因牵拉出现皲裂。日常可涂抹尿素软膏、维生素E乳、凡士林等保湿剂,避免使用碱性洗涤剂。
3、湿疹
乳头及乳晕部位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时,搔抓可能导致表皮剥脱和裂隙。通常需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控制炎症,严重者需口服抗组胺药。
4、感染
真菌感染可能引起乳头环状脱屑和皲裂,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局部化脓性裂口。确诊后需使用酮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或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治疗。
若裂口持续不愈超过两周,或伴有渗液、结痂、疼痛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到皮肤科或乳腺外科就诊。哺乳期女性出现乳头皲裂需注意保持泌乳通畅,用药前需咨询医生确认药物哺乳安全性,避免擅自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