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在医疗中一般具有补钙、抗胃酸、治疗骨质疏松、预防佝偻病以及作为药物辅料等功效和作用。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其具体用途需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选择。
1、补钙
碳酸钙可为人体补充钙元素,其中的钙离子可参与骨骼和牙齿的形成,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并促进凝血功能。对于日常饮食钙摄入不足的人群,适量补充可预防低钙血症。
2、抗胃酸
碳酸钙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快速缓解反酸、烧心等胃部不适症状。其碱性成分可暂时性降低胃内酸度,常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胀等症,但长期使用需警惕酸反跳现象。
3、治疗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因钙吸收能力下降易患骨质疏松症。碳酸钙作为基础补钙药物,配合维生素D可提升钙质吸收率,改善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需长期规律服用。
4、预防佝偻病
婴幼儿生长发育期对钙需求量大。碳酸钙可有效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促进骨骼正常钙化,常与维生素D制剂联合使用,但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5、作为药物辅料
碳酸钙在制药工业中作为填充剂和崩解剂,可增加片剂硬度和稳定性,促进药物在消化道快速分解。其惰性特性不影响主药成分活性,广泛应用于各类固体制剂。
使用碳酸钙时需注意与富含草酸、植酸的食物间隔服用,以免影响吸收。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引发便秘、高钙血症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定期监测血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