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痰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具体检查方法需根据患者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择。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是肺结核筛查的常用手段,能够发现肺部浸润、空洞或钙化灶等典型病变。对于疑似病例,医生会优先通过影像学定位病灶范围,评估病变活动性,为后续检查提供依据。
2、痰液检查
包括痰涂片抗酸染色和痰培养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液样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可提高检出率并确定菌株耐药性。患者需连续留取晨起深部痰液样本3次以提高准确性。
3、结核菌素试验
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48-72小时后观察皮肤硬结直径。硬结直径≥15mm或伴有水疱等强烈反应时,提示结核感染可能。但该试验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感染。
4、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核酸扩增技术(如GeneXpert)直接检测痰液中的结核杆菌DNA,可在2小时内同时检测利福平耐药性。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菌阴肺结核和耐药结核的早期诊断。
若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呼吸科就诊。所有检查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确诊后应严格遵循医嘱完成规范治疗,避免自行中断用药导致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