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所致,也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以及其他肝胆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原因。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饮酒、熬夜或高脂饮食等可能导致转氨酶短暂升高。这类情况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调整作息和饮食后1-2周内指标可恢复正常。孕妇在妊娠中晚期也可能出现生理性转氨酶升高。
2、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毒复制会损伤肝细胞膜,导致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释放入血。患者可能伴随乏力、黄疸等症状,需进行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确诊,一般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
3、药物性肝损伤
长期服用异烟肼片、对乙酰氨基酚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可能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通常在停药后配合护肝治疗可逐渐恢复,常用药物包括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4、脂肪性肝病
酒精性脂肪肝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因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可能引起转氨酶持续升高。超声检查可见肝区回声增强,治疗需控制体重、戒酒,必要时使用奥利司他胶囊调节脂代谢。
若发现转氨酶异常,建议完善肝功能、肝脏超声、肝炎病毒标志物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滥用保健品,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皮肤黄染或肝区疼痛应及时就诊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