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脾俞穴位置及作用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脾俞穴通常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具有调理脾胃、益气养血、利湿消肿等作用。正确刺激该穴位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及气血运行状态,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

1、位置

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定位时需采取俯卧位或坐位。以两侧肩胛下角连线平对第7胸椎为参照,向下触摸4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凹陷向两侧旁开约两横指(1.5寸)处即为脾俞穴,左右各一。该穴位于背阔肌与竖脊肌之间,深层有第11胸神经后支分布。

2、调理脾胃

作为脾脏背俞穴,刺激此处能直接调节脾脏功能。通过针灸或艾灸可增强脾主运化能力,改善食欲不振、完谷不化等症状。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常配伍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协同增效。

3、益气养血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该穴能促进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对于贫血、月经量少等气血不足证,配合血海、三阴交等穴位可增强疗效。研究发现针灸脾俞穴能提升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机体携氧能力。

4、利湿消肿

脾虚湿困引起的肢体浮肿、大便黏腻等症状,可通过刺激脾俞穴健脾祛湿。该穴能调节水液代谢,常与阴陵泉、丰隆等祛湿要穴配伍使用。现代研究表明其能调节血浆渗透压,促进多余水分排泄。

进行穴位刺激时需注意,针灸应由持证医师操作,避免损伤深层肺组织。日常按摩可采用指揉法,用拇指指腹以每分钟60次频率按揉3-5分钟,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度。艾灸时距离皮肤3-5厘米,每穴灸10-15分钟,皮肤潮红即可。治疗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油腻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以巩固疗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