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新生儿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新生儿需要接种的疫苗通常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以及麻疹疫苗等,家长需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完成接种。

1、卡介苗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该疫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化脓等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乙肝疫苗

新生儿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1月龄、6月龄各接种一剂乙肝疫苗,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阻断病毒传播途径。若母亲为乙肝携带者,还需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3、脊髓灰质炎疫苗

分为口服减毒活疫苗(OPV)和注射灭活疫苗(IPV),通常在2月龄开始接种,可预防小儿麻痹症。疫苗通过模拟病毒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建立长期保护。基础免疫需完成3剂,后续需按时加强接种。

4、百白破疫苗

由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成分组成,新生儿需在3月龄、4月龄、5月龄各接种一剂,能有效预防这三种严重感染性疾病。疫苗中的类毒素和灭活菌体可激发特异性抗体,降低感染风险,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或局部硬结。

5、麻疹疫苗

通常在8月龄接种第一剂,用于预防麻疹及其并发症。疫苗含减毒活病毒,可诱导机体产生持久免疫力。在麻疹流行地区或接触感染者后,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提前接种。

家长应保存好预防接种证,严格按照当地疾控中心制定的免疫程序接种。若因疾病等原因推迟接种,需及时补种。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出现高热、皮疹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就医。完成基础免疫后,后续仍需按计划接种加强剂次以维持保护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