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在临床上一般具有抗凝血、预防血栓形成、治疗血栓性疾病、体外循环抗凝以及辅助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功效和作用。该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1、抗凝血
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抑制凝血因子Xa和Ⅱa的活性,从而阻断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降低血液凝固能力。这种机制能有效延长凝血时间,适用于需快速抗凝的急症情况。
2、预防血栓形成
对于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者或存在高凝状态的人群,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该预防性应用能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
3、治疗血栓性疾病
在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疾病中,肝素能快速阻止血栓扩展。其抗凝作用为后续溶栓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常与尿激酶等药物联用。
4、体外循环抗凝
进行心脏直视手术、血液透析或体外膜肺氧合时,肝素可防止血液在管路中凝固。术中需根据活化凝血时间调整用量,术后常用鱼精蛋白中和其抗凝效应。
5、辅助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DIC早期高凝阶段,小剂量肝素能阻断异常凝血过程,改善微循环障碍。需密切监测凝血指标,避免加重出血倾向。
使用肝素期间应定期检测凝血功能指标,警惕出血并发症。对于有活动性出血、严重高血压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谨慎使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