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终止妊娠、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需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和孕周等因素综合选择。若出现发热、腹痛或胎膜早破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宫内感染的核心手段,需覆盖常见病原菌如厌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临床常用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进行抗感染治疗,可有效控制炎症扩散,降低败血症风险。
2、支持治疗
包括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物理降温如冰敷可辅助缓解高热症状,同时需密切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评估胎儿安危。
3、终止妊娠
孕周≥28周且感染无法控制时,需及时终止妊娠以防止脓毒血症。对于孕周较小但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情况,需立即剖宫取胎并联合抗感染治疗。
4、手术治疗
胎盘组织残留引发的感染需行清宫术清除感染源。若形成宫腔脓肿,需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或宫腔镜下清除坏死组织,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2周以上。
5、其他治疗
中医辨证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连翘等辅助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恢复期可配合高压氧治疗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出现胎动异常、阴道流液或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产科。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保持外阴清洁,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定期复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