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受精卵是如何着床的?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受精卵的着床是指其附着并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通常发生在受精后的第6-7天,可分为定位、黏附和侵入三个阶段。这一过程需子宫内膜与受精卵的协同作用,并受激素调节影响。

1、定位阶段

受精卵在输卵管纤毛摆动和子宫收缩的作用下逐渐向宫腔移动。进入宫腔后,受精卵会游离约1-2天,通过释放趋化因子寻找合适着床位置。此时的子宫内膜已进入“种植窗期”,在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变得松软厚实,血管分布密集,为后续黏附创造条件。

2、黏附阶段

受精卵外层滋养层细胞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通过表面受体(如整合素、L-选择素)建立初步接触。此时细胞间黏附分子E-cadherin表达上调,促使滋养层细胞与子宫内膜上皮紧密黏连。此过程需子宫内膜分泌的细胞因子(如LIF、IL-11)参与调控。

3、侵入阶段

黏附完成后,滋养层细胞分化为内层的细胞滋养层和外层的合体滋养层。合体滋养层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分解子宫内膜细胞外基质,使受精卵逐渐嵌入子宫内膜。同时滋养细胞侵入子宫内膜血管,建立母胎循环,这一过程受孕酮调控,并伴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释放。

该过程中任何环节异常都可能导致着床失败。建议备孕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若出现反复着床失败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生殖内分泌和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