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肿瘤的症状可能包括排便异常、腹痛、腹部肿块、全身症状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如果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肠镜等检查,明确具体原因。
1、排便异常
肠肿瘤患者常出现便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血液可能与粪便混合或附着在表面。肿瘤刺激肠道黏膜或导致肠腔狭窄时,还可能引起排便习惯改变,例如里急后重感或大便变细。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或蒙脱石散、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排便。
2、腹痛
约60%患者会出现定位不明确的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多位于中下腹部。若肿瘤引发肠套叠或肠穿孔,可能伴随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明确诊断后可通过注射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等化疗药物控制肿瘤进展。
3、腹部肿块
部分患者可在右下腹(回盲部)或左下腹(乙状结肠)触及质地坚硬、形态不规则的包块,按压时可能有轻度压痛。对于较大的肿瘤,可能需要通过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进行切除。
4、全身症状
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肿瘤消耗还可能引起进行性体重下降、低热等恶病质表现。营养支持治疗时可选择肠内营养粉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补充营养。
5、其他症状
当肿瘤完全堵塞肠腔时,可能出现停止排气排便、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禁食并接受胃肠减压,必要时进行肠造瘘术或支架置入术缓解梗阻。
日常应注意观察排便性状变化,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粪便潜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消化道症状,特别是伴有体重骤降或贫血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肠肿瘤的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因素综合制定,确诊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