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炎症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膏,常见类型包括抗生素类、激素类、中成药类、止痛类及修复类药膏。建议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用药。
1、抗生素类药膏
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肛门炎症,如局部红肿、渗液。常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可抑制细菌繁殖,控制感染扩散。伴有发热或严重感染时需配合口服抗生素。
2、激素类药膏
针对非感染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或湿疹,常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此类药膏可快速缓解瘙痒和肿胀,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真菌感染时禁用。
3、中成药类药膏
适合痔疮合并的肛门肿痛,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等。含冰片、炉甘石等成分,具有清热消肿作用,但破溃创面需慎用。
4、止痛类药膏
利多卡因凝胶、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含局部麻醉剂,可缓解肛裂或术后疼痛。需注意此类药物治标不治本,不能替代病因治疗。
5、修复类药膏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氧化锌软膏等,适用于肛周皮肤糜烂或术后创面,能促进上皮再生,形成保护膜减少刺激。
出现肛门炎症时,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中成药使用前需排除过敏可能。若用药3天无改善或出现渗血、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肛门镜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