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病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咳嗽与咯血、胸痛、皮下结节、腹痛腹泻以及发热等。这些症状与寄生虫在人体内的移行和寄生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因人而异。
1、咳嗽与咯血
肺吸虫幼虫在肺部移行或成虫寄生于肺组织时,可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患者常出现阵发性咳嗽,初期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咳出铁锈色痰或带有血丝的痰液,严重时可发生咯血。这种症状与虫体破坏肺血管及周围组织有关。
2、胸痛
当虫体侵犯胸膜时,可能引发胸膜炎症反应,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胸部的钝痛或刺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可能加剧。部分患者伴有胸腔积液,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异常。
3、皮下结节
约20%-30%的患者会出现游走性皮下包块,常见于腹部、胸部或四肢。这些结节直径约1-3厘米,质地较硬,伴有轻微压痛,是幼虫在皮下组织移行形成的局部免疫反应。
4、腹痛腹泻
若虫体寄生于肠道或腹腔,可能引起阵发性脐周疼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粪便中可检测到虫卵,严重时可能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
5、发热
急性感染期常见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波动在37.5℃-39℃之间,可能伴有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反应与虫体代谢产物引发的免疫应答相关。
若近期有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等淡水甲壳类动物史,并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感染科就诊。确诊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