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红肿、发热、活动受限以及窦道流脓等,具体表现因病情阶段不同有所差异。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局部疼痛
骨髓炎患者常出现病变部位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活动时可能加重。急性期疼痛较为剧烈,慢性期可能表现为钝痛或隐痛,疼痛范围通常局限于感染部位,如四肢长骨、脊椎等。
2、红肿
感染部位皮肤可出现红肿、皮温升高等炎症表现,触摸时可能有明显压痛。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引发局部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液渗出所致,严重时可能形成脓肿。
3、发热
急性骨髓炎患者常伴随体温升高,可达38-39℃,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慢性骨髓炎发热症状相对较轻,但若急性发作或合并其他感染时可能出现高热。
4、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炎症反应,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可能受限,特别是病变靠近关节时更为明显。儿童患者可能出现患肢拒绝活动、跛行等情况,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5、窦道流脓
慢性骨髓炎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破溃形成窦道,持续排出脓性分泌物,创面难以愈合。这种情况多因骨质破坏、死骨形成导致感染迁延不愈,需通过清创手术处理。
骨髓炎的症状可能与其他骨关节疾病相似,如出现上述症状超过一周或伴随高热、肢体功能障碍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