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液腺囊肿是口腔黏膜小唾液腺导管阻塞或损伤后,黏液外渗或潴留形成的囊性病变。其形成通常与局部刺激、创伤等因素有关,常见于下唇、颊部等部位。
1、病因
口腔黏液腺囊肿多因导管系统受到机械性损伤或慢性炎症导致阻塞,使唾液无法正常排出而形成囊性结构。例如反复咬唇、口腔溃疡或牙结石摩擦等局部刺激均可诱发。
2、临床表现
囊肿多表现为黏膜下半透明状肿物,直径常在0.5-1.5cm,触之柔软有波动感。初期通常无痛,但破损后可能流出黏稠液体,易反复发作。长期存在的囊肿可能引起局部黏膜增厚。
3、治疗方法
较小的囊肿可尝试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促进吸收。对于反复发作或较大的囊肿,需手术切除受累腺体,术中需完整去除囊壁以防止复发。部分病例可采用激光或冷冻治疗,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
日常需避免咬唇、吮吸黏膜等不良习惯,及时处理口腔内锐利牙尖或修复体。若发现口腔黏膜出现持续存在的肿物,建议尽早就诊口腔科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挑破以防继发感染。术后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