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是指腹腔内积聚过多液体的一种病理状态,本身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引发的临床表现。它常见于肝硬化、恶性肿瘤、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提示存在严重健康问题。
腹水形成通常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恶性肿瘤浸润等因素相关。肝硬化患者因肝脏结构改变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血管内液体渗出至腹腔。恶性肿瘤如肝癌、卵巢癌可通过腹膜转移或分泌促渗因子引发积液。心肾功能不全时,体液代谢失衡也会造成液体滞留。根据病因不同,腹水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前者多见于肝硬化,后者常见于感染或肿瘤。患者常伴有腹胀、腹部膨隆、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脐疝或膈肌上抬。
出现腹水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就诊,通过腹部超声、CT扫描、腹腔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如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并使用利尿剂,恶性肿瘤患者需化疗或靶向治疗。日常应注意监测体重变化,避免高盐饮食,保持适度蛋白质摄入。需特别注意,自行使用利尿剂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所有治疗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