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尿液中为何会出现葡萄糖?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可能与糖尿病、肾性糖尿、妊娠期生理变化等原因有关。正常情况下,葡萄糖经肾小球滤过后会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当上述因素导致该过程异常时,尿液中便会检测出葡萄糖。

1、糖尿病

长期血糖升高会使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患者常伴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格列美脲片等药物控制血糖。

2、肾性糖尿

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引起,常见于范可尼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患者血糖水平正常但尿糖阳性,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乏力等症状。治疗原发病时可选用卡托普利片、氯沙坦钾片、阿魏酸哌嗪片等改善肾功能。

3、妊娠期生理变化

孕期中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等会降低肾糖阈,约50%孕妇可能出现暂时性糖尿。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警惕妊娠糖尿病风险。

建议出现持续性尿糖阳性时,及时进行血糖检测、尿常规复查及肾功能评估。确诊糖尿病者需规律用药并调整饮食结构,肾性糖尿患者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妊娠期妇女出现尿糖时,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加强血糖监测,避免盲目控制饮食影响胎儿发育。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