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哮喘是由过敏反应引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接触特定过敏原后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其发生可能与吸入性过敏原、遗传因素及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有关,需及时明确诱因并规范治疗。
1、吸入性过敏原
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过敏原进入呼吸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IgE抗体,引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多。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喘息、胸闷。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孟鲁司特钠片、沙丁胺醇气雾剂等药物控制炎症和支气管痉挛。
2、遗传因素
约60%的变应性哮喘患者存在家族史,与HLA-DQ8、IL-4Rα等基因多态性相关。这些基因变异会增强Th2淋巴细胞反应,促使IL-4、IL-5等细胞因子过量产生,造成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此类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需长期使用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奥马珠单抗注射液进行综合治疗。
3、免疫系统异常
调节性T细胞功能缺陷导致免疫失衡,使机体对无害物质产生过度应答。这种异常会使气道高反应性持续存在,即使脱离过敏原仍可能发作。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环索奈德吸入粉雾剂、阿奇霉素片(适用于合并感染)及特异性免疫疗法(脱敏治疗)进行干预。
出现反复喘息或呼吸困难时,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查、过敏原筛查及血清IgE检测。日常生活中需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品,在花粉季节佩戴口罩。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过敏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