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胎位不正是什么原因?如何纠正?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胎位不正可能与子宫发育异常、胎盘位置异常、羊水过多或过少等因素有关。纠正方式包括胸膝卧位、外倒转术、调整睡姿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1、子宫发育异常

若存在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结构异常,可能限制胎儿活动空间,导致胎头无法正常入盆。孕妇可能伴随腹部形态不对称或宫高异常,需通过B超明确诊断。若合并肌瘤压迫,必要时需在医生评估后行剖宫产。

2、胎盘位置异常

前置胎盘或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时,占据胎头旋转空间,易引发臀位或横位。此类孕妇常有无痛性阴道流血表现,需避免剧烈运动,孕晚期可通过MRI评估胎盘植入情况,多数需提前制定分娩方案。

3、羊水量异常

羊水过多时胎儿活动度增大易发生横位,羊水过少则限制胎体回转。通过超声测量羊水指数(AFI)可确诊,羊水过多者需排查妊娠期糖尿病,过少者需增加水分摄入,必要时行羊膜腔灌注。

纠正方式包括胸膝卧位,建议孕30-32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利用重力促使胎臀退出骨盆;外倒转术需由专业医师在孕36周后实施,配合胎心监护和超声引导;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尤其左侧卧可改善子宫右旋,辅助胎位调整。若伴随脐带绕颈或胎膜早破,禁止自行矫正。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孕28周后每2周复查胎位变化。发现胎位异常时,应在产科医师指导下选择干预时机,避免盲目采用民间偏方。接近预产期仍未纠正者,需提前入院评估分娩方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