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中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遵医嘱选择。日常需注意补液和饮食调节,避免病情加重。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同时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粥等。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输液治疗。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痢疾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诺氟沙星胶囊、环丙沙星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用药期间需完成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3、对症治疗
腹泻严重者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腹痛明显时可用山莨菪碱片缓解肠道痉挛;发热者需配合布洛芬胶囊等退热药物。
4、中药治疗
湿热型痢疾可遵医嘱使用黄连素片、葛根芩连丸等中成药,具有清热燥湿功效。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
5、手术治疗
若出现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进行外科手术干预。但此类情况较为罕见,多数患者经规范药物治疗可康复。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体温、排便次数及精神状态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脓血便加重或意识模糊等情况,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随意使用止泻药,以免抑制肠道排毒。细菌性痢疾具有传染性,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餐具及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