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驱虫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调理等措施。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感染程度和并发症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方式。
1、驱虫药物治疗
驱虫药物是治疗蛔虫感染的主要方式,常用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磷酸哌嗪宝塔糖等。这些药物可通过抑制虫体代谢或麻痹虫体使其随粪便排出。用药后可能出现恶心、腹痛等轻微不良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需注意孕妇、2岁以下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
2、手术治疗
当蛔虫引起肠梗阻、胆道蛔虫症或阑尾炎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手术方式包括肠切开取虫术、胆总管探查术等,具体需根据病灶部位决定。术后需配合抗感染治疗,并继续使用驱虫药物清除残余寄生虫。
3、日常调理
饭前便后洗手、果蔬清洗彻底、不饮生水等卫生习惯能预防重复感染。感染期间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饮食。家庭成员需同步筛查,集体生活场所应做好环境消杀。
出现反复腹痛、营养不良或粪便中发现虫体时,应及时就诊寄生虫专科。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需复查粪便虫卵,确保彻底清除寄生虫。避免自行购买驱虫药,以免用药不当引发虫体移行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