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干眼涩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使用人工泪液、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缓解方法包括使用人工泪液、局部热敷、避免过度用眼、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方案。
1、使用人工泪液
人工泪液是缓解眼干眼涩的基础治疗方式,其主要成分为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等,能够模拟天然泪液成分,补充眼部水分并形成保护膜。使用时需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产品,每日滴眼3-4次,严重时可增加使用频率。
2、局部热敷
用40℃左右的温热毛巾敷眼10-15分钟,每日2次,可促进睑板腺分泌油脂,改善泪膜稳定性。热敷后配合睑缘按摩效果更佳,适用于因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症状。
3、药物治疗
对于合并炎症反应的干眼症,可遵医嘱短期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环孢素滴眼液等抗炎药物。严重干眼可选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促进泪液分泌,合并角膜损伤时需配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修复。
4、调整用眼习惯
连续用眼30分钟后应闭目休息或远眺5分钟,阅读时保持33厘米以上距离。避免在黑暗环境中使用电子屏幕,空调房内使用加湿器维持40%-60%湿度,外出佩戴防紫外线护目镜。
5、手术治疗
对于顽固性重度干眼,可考虑泪小点栓塞术减少泪液流失,或通过颌下腺移植术重建泪液分泌系统。术后需定期复查,配合人工泪液维持疗效。
日常应注意减少隐形眼镜佩戴时长,每日不超过8小时。若出现持续性眼红、异物感加重或视力下降,需及时至眼科进行泪液分泌试验、角膜染色等检查。糖尿病患者及长期使用激素类滴眼液者应定期监测眼压,避免继发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