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桥梗死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引起的,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脑桥位于脑干中部,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间的神经信号,其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基底动脉分支。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可导致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斑块破裂还可能诱发急性血栓,阻断脑桥区域供血。患者可能出现眩晕、肢体麻木、构音障碍等症状,需通过颅脑MRI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患者心脏内易形成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能随血流阻塞基底动脉分支。此类梗死常突发且症状较重,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及交叉性瘫痪。治疗需联合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同时需处理原发心脏疾病。
3、小动脉闭塞
长期糖尿病或高血压可引起脑桥穿支小动脉玻璃样变性,导致直径小于1.5cm的腔隙性梗死。典型表现为纯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等,可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测。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如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配合丁苯酞软胶囊改善循环。
脑桥梗死属于急症,发病4.5小时内可行静脉溶栓治疗。日常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戒烟限酒,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等血管评估。若出现突发性复视、步态不稳等症状,应立即到神经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