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炎症通常指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多由感染、过敏或解剖结构异常引起,主要累及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等部位。该疾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类型,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面部疼痛以及嗅觉减退等。
1、感染性因素
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是窦炎症最常见的病因。病原体通过鼻腔进入鼻窦,引发黏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例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可导致急性鼻窦炎。患者常伴有发热、黄绿色脓涕等症状,需通过鼻内镜或CT检查明确诊断。
2、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患者因长期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引发鼻窦黏膜持续性炎症。免疫系统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鼻甲肿胀和窦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慢性炎症。这类患者常表现为清水样涕、阵发性喷嚏,皮肤点刺试验可辅助确诊过敏原。
3、解剖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或鼻腔肿瘤等结构性病变会阻碍鼻窦正常通气引流。长期窦腔负压状态使黏膜纤毛运动功能受损,分泌物蓄积易继发感染。此类患者需通过手术矫正解剖异常,例如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可扩大窦口改善通气。
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已知过敏原,擤鼻时需单侧交替进行。若症状持续超过12周或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等情况,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