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口过小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需结合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这种情况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感染或外伤瘢痕形成有关。
1、日常护理
若尿道口偏小但排尿无明显障碍,需加强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同时需观察排尿情况,若出现尿线变细、排尿费力或尿潴留时,应及时就诊。
2、药物治疗
继发于尿道炎、包皮龟头炎等感染性疾病时,可能伴随尿道口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此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控制感染后尿道口狭窄情况可能得到缓解。
3、手术治疗
先天性尿道口狭窄或瘢痕性狭窄影响正常排尿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尿道扩张术、尿道外口成形术等,通过机械扩张或手术重建改善尿道通畅度。术后需留置导尿管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术后感染和再狭窄。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出现排尿困难、尿痛、尿频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常规、尿流率检查、尿道造影等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器械扩张尿道,以免造成黏膜损伤和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