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骨是人体足部与小腿连接处的骨性结构,主要包括内踝和外踝。其位于脚踝关节两侧,是下肢重要的承重和活动部位。
1、内踝
内踝是胫骨远端内侧的骨性突起,位于脚踝内侧,触摸时可感受到明显的凸起。它向下延伸至距骨内侧,参与形成踝穴结构,对维持关节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内踝表面覆盖的软组织较薄,受外力撞击时容易发生挫伤或骨折。
2、外踝
外踝是腓骨远端的膨大部分,位于脚踝外侧,较内踝位置略低且向后偏移。它与胫骨远端共同构成踝关节的榫眼结构,包裹距骨形成铰链式关节。外踝周围有韧带加强,但踝关节内翻时仍易发生韧带撕裂。
踝骨通过踝关节连接胫腓骨与足部骨骼,承担着人体行走、跑跳时的动态负荷。日常活动中需注意避免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运动前应做好踝部肌肉拉伸。若出现踝部肿胀、疼痛或活动受限,建议及时进行X线或MRI检查,排除骨折、韧带损伤等情况。穿合脚的鞋具、控制体重以及加强踝周肌群锻炼,都有助于维持踝关节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