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作为常见的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疏散风热、抗菌消炎以及抗氧化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价值在中医和现代医学中均得到认可,但需遵医嘱合理使用。
1、清热解毒
菊花性微寒,能清除体内热毒,中医常用于治疗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症状。其含有的挥发油和胆碱等成分可促进机体代谢,加速毒素排出。
2、平肝明目
菊花归肝经,能缓解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其含有的叶黄素和维生素A等成分可营养视神经,改善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眼部不适。
3、疏散风热
菊花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有缓解作用。中医常将其与桑叶、薄荷配伍使用,帮助发散表邪,调节体温中枢。
4、抗菌消炎
研究表明菊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含有的绿原酸和黄酮类物质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局部红肿热痛。
5、抗氧化
菊花中的多酚类成分可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氧化损伤。动物实验发现其能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助于增强机体抗衰老能力。
菊花可泡茶或入药,但脾胃虚寒者应慎用。若出现皮疹、腹泻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用。涉及疾病治疗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避免与温补类药物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