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三大指标通常包括血常规异常、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增高以及细胞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异常。这些指标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但具体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血常规异常
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或减少,同时可能伴随血红蛋白降低和血小板减少。例如,急性白血病可能出现白细胞异常升高或减少,慢性白血病则常见白细胞持续增高。这些变化反映了骨髓造血功能的紊乱和异常细胞的增殖。
2、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增高
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正常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5%。若原始细胞比例超过20%,结合形态学、免疫分型等检查,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部分特殊类型白血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原始细胞比例也会明显上升。
3、细胞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异常
约60-90%的白血病患者存在染色体异常,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PML-RARA融合基因。这些特异性基因突变不仅参与疾病发生,也是靶向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
若出现持续发热、贫血、出血倾向或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建议及时到血液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血常规、骨髓穿刺、流式细胞术、基因检测等多项检查综合评估,确诊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切勿自行解读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