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抑酸护胃、止血治疗、调整饮食以及内镜下处理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若出现呕血、黑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
1、抑酸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糜烂黏膜的刺激。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片也可用于控制胃酸,促进黏膜修复。
2、胃黏膜保护
枸橼酸铋钾胶囊、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药物能形成保护层覆盖受损黏膜,隔离胃酸侵蚀。康复新液等中成药可通过促进细胞再生加速糜烂面愈合。
3、止血处理
活动性出血时可使用云南白药胶囊口服止血,静脉注射蛇毒血凝酶改善凝血功能。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考虑输血治疗,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4、内镜介入
对于喷射状出血或血管裸露的病灶,需急诊胃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止血,必要时实施钛夹封闭或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后需禁食24小时观察病情变化。
5、饮食调整
急性期应禁食6-8小时,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恢复期保持少食多餐,避免辛辣、过烫食物,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建议患者在发病后立即停止进食,采取左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呕吐物性状和排便颜色。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胃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