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氯丙嗪有哪些临床作用?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氯丙嗪作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作用主要包括治疗精神分裂症、控制躁狂发作、止吐、缓解顽固性呃逆以及用于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等。具体分析如下:

1、治疗精神分裂症

氯丙嗪能够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通路的多巴胺D2受体,从而有效缓解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阳性症状。对于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阴性症状改善有限,需配合心理治疗。

2、控制躁狂发作

该药物可抑制中枢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降低中枢兴奋性。临床上常与锂盐或抗癫痫药物联用,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急性躁狂期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

3、止吐作用

通过阻断延髓化学感受触发区的D2受体,对化疗、尿毒症、胃肠炎等疾病引起的呕吐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无法缓解前庭功能障碍(如晕动症)导致的呕吐。

4、治疗顽固性呃逆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有关,能有效抑制膈肌痉挛。临床上常用于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发的持续性呃逆。

5、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氯丙嗪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配合物理降温使体温降至34℃左右。这种人工冬眠状态常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等危急情况,降低机体代谢和氧耗。

需注意该药物可能引发锥体外系反应、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具体治疗方案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