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癣感染后通常会出现环状红斑、脱毛、瘙痒、鳞屑或结痂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随继发感染。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和感染程度有所不同,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环状红斑
猫癣初期常表现为皮肤出现圆形或环状红斑,边缘略隆起且颜色较深,中央区域可能逐渐消退。这种红斑多出现在面部、耳部、四肢等暴露部位,与真菌在皮肤表层繁殖刺激有关。
2、脱毛
感染部位毛发会从根部断裂,形成边界清晰的圆形脱毛斑块,斑块直径多为1-5厘米。脱毛区域皮肤可能出现轻度炎症反应,这是真菌破坏毛囊结构导致的特征性表现。
3、瘙痒
约60%患者会出现中度瘙痒,抓挠可能导致皮损扩散。瘙痒程度与个体敏感性相关,夜间可能加重,过度搔抓易造成皮肤破溃。
4、鳞屑或结痂
患处皮肤常覆盖灰白色鳞屑,严重时可能形成黄色痂皮。鳞屑主要由角质层过度脱落形成,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和厚痂。
5、继发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水疱、脓疱等细菌感染征象。若出现局部肿胀、渗液或发热,提示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
发现疑似症状应避免抓挠患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物需煮沸消毒,避免与宠物密切接触。确诊需通过真菌镜检或伍德灯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并完成规定疗程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