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作为中药通常具有收敛止血、凉血止血、促进凝血、抗菌消炎以及促进创面愈合等功效和作用。其止血机制涉及多种成分和药理作用,需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1、收敛止血
地榆含有大量鞣质成分,能与破损血管部位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物,快速封闭血管创口。这种收敛作用可减少血液外渗,适用于体表创伤出血,能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形成保护膜。
2、凉血止血
药性微寒的地榆能清解血分热毒,改善血热妄行导致的出血症状。对于血热引起的便血、痔疮出血等下部出血证,通过清热凉血作用调节体内热邪,恢复血液正常循行。
3、促进凝血
实验研究表明地榆提取物能激活凝血因子,促进血小板聚集。所含的没食子酸等成分可增强凝血酶原活性,缩短凝血时间,对消化道出血等内出血有辅助止血效果。
4、抗菌消炎
地榆中的皂苷类物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抑制伤口常见致病菌生长。通过控制局部感染减轻炎症反应,避免继发性出血,为创面修复创造有利环境。
5、促进创面愈合
地榆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加速肉芽组织形成。其含有的维生素K样物质能增强血管内皮细胞修复能力,配合止血作用形成良性愈合循环,特别适合慢性溃疡伴出血的情况。
使用地榆止血时应辨证施治,血热出血者可配伍生地黄,虚寒出血需配合温阳药物。外用可研磨粉末直接敷压,内服多入复方煎剂。注意出血量较大或持续不止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单独依赖中药延误诊治。孕妇及脾胃虚寒者使用前需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