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两种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且连续2年以上;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则是在慢性支气管炎基础上合并肺气肿,存在持续性气流受限。
慢性支气管炎病变主要累及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患者以晨起咳嗽、咳白色黏痰为主要表现,尤其在寒冷季节症状加重。肺功能检查通常显示通气功能正常或轻度下降,且气流受限具有可逆性,通过抗感染、祛痰治疗后症状可缓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除了慢性支气管炎的特征,还存在肺泡结构破坏导致的肺气肿。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活动后喘息明显,伴有胸廓前后径增大的桶状胸体征。肺功能检查可见FEV1/FVC比值低于70%,且气流受限呈不可逆性,需要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维持治疗。
两者的治疗方向也存在差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以控制感染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则需要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粉雾剂,严重时需配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建议患者戒烟并接种流感疫苗,若出现持续呼吸困难应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