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抗苗勒氏管激素偏高是什么病引起的?

黄琳玲 妇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抗苗勒氏管激素偏高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储备功能亢进以及卵巢颗粒细胞瘤等疾病有关,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具体病因。该指标升高通常是卵巢功能异常的反映,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评估。

1、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小卵泡数量增多,颗粒细胞分泌抗苗勒氏管激素的能力增强,导致血液中该激素水平升高。患者常伴有月经稀发、痤疮、多毛等症状,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多囊样改变。治疗时一般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枸橼酸氯米芬片等药物调节内分泌。

2、卵巢储备功能亢进

部分女性因遗传因素或特殊生理状态,可能出现卵泡池中原始卵泡数量异常增多的情况,此时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抗苗勒氏管激素会显著高于正常水平。这类情况可能伴随月经周期缩短或经量增多,需通过生殖激素六项联合阴道超声综合判断,必要时可进行生育力保存咨询。

3、卵巢颗粒细胞瘤

这种来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的肿瘤会持续分泌抗苗勒氏管激素,导致检测值异常升高。患者可能出现异常子宫出血、腹部包块等症状,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情况配合注射用顺铂、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抗苗勒氏管激素升高提示卵巢功能异常,建议在月经周期第2-4天复查激素水平,同时进行盆腔超声、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对于有生育需求者,应及时到生殖医学科进行卵巢功能评估,避免盲目使用促排卵药物。确诊疾病后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