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长期喝酒易引发哪些疾病?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长期喝酒容易引发的疾病主要包括肝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损伤以及胰腺炎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酒精的代谢过程及其对器官的直接损害密切相关,需引起重视并及时干预。

1、肝脏疾病

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若持续摄入酒精,可能进一步引发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肝脏受损后,其解毒、代谢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

2、消化系统疾病

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分泌异常。长期刺激可能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同时,酒精会影响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3、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饮酒会干扰脂质代谢,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酒精还会引起血压波动,增加高血压、心律失常的风险,严重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4、神经系统损伤

酒精具有神经毒性,会直接损伤中枢和周围神经。长期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周围神经病变,出现四肢麻木、感觉异常。慢性酒精中毒还会引发韦尼克脑病、记忆力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

5、胰腺炎

酒精刺激胰液过度分泌,同时改变胰管压力,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能转为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功能不全,影响消化和血糖调节能力。

建议存在长期饮酒习惯的人群定期进行肝功能、血脂、血糖等检查。日常需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若已出现腹痛、黄疸、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通过超声、血液检测等手段评估器官损伤程度,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