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具体检查项目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肝脏和肾脏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评估肝肾功能最常用的方法。肝功能检查常包括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可反映肝细胞损伤或胆汁代谢情况。肾功能检查主要通过尿素氮、肌酐及胱抑素C等指标,判断肾小球滤过率及排泄功能。此外,电解质如血钾、血钠也能间接反映肾脏调节能力。
2、尿液检查
尿液分析可检测尿蛋白、尿红细胞、尿比重等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早期发现肾小球损伤,尿NAG酶升高提示肾小管损伤。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准确评估蛋白丢失程度,尿肌酐清除率常用于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胆道系统及肾脏结构,发现囊肿、结石或占位性病变。CT或MRI能更清晰显示器官解剖细节,对肿瘤性病变诊断价值较高。弹性成像技术可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放射性核素肾图可测定分肾功能。
检查前应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长期服药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某些药物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定期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肾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