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和皮炎是两种常见的皮肤问题,但它们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湿疹通常特指慢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而皮炎是皮肤炎症的统称,包含多种类型如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1、病因差异
湿疹多与遗传性过敏体质相关,可能由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导致,常伴随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接触性皮炎则主要由外界刺激物(如化学物质、金属)或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直接引发,发病与特定接触史相关。
2、症状表现
湿疹常见于肘窝、腘窝等屈侧部位,急性期会出现丘疹、水疱伴渗出,慢性期呈现皮肤增厚、苔藓样变。脂溢性皮炎则好发于头皮、鼻翼等皮脂分泌旺盛区,表现为油腻性鳞屑和红斑,瘙痒程度相对较轻。
3、治疗原则
湿疹需长期使用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急性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配合抗组胺药缓解瘙痒。接触性皮炎需避免致敏原,短期使用弱效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通常2-3周可消退。
日常护理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洁,穿着透气衣物,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若皮肤出现持续红斑、渗出或剧烈瘙痒,建议及时到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或血清IgE检测,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